做一個追求完美的會計
9月7日,在效益對標結束后,在陳總的領讀下,學習了稻盛和夫的《京瓷會計學》,使我感觸頗多。作為一個專業會計人員,真的是有點慚愧,我在財務工作中,太多時候在做重復性工作,很少深入思考問題。一位經營者能把會計學專研得如此透徹,讓我贊嘆這位經營之圣抓住問題本質的偉大天賦和藝術。
對于我來說京瓷會計學的7條原則,如果好好透徹地學習到精髓,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而我作為一名財務人員,我想先把第四條原則即排除曖昧與妥協,所有工作都要追求完美開始。
“這個大小寫不一致,需要重新修改”、“這個附件張數不對,需要重新修改”、“這個需要具體說明,需要修改”,向這樣一系列的問題經常發生在財務工作中,我也經常對經辦人員說,不是我們具體是工作讓我們具體的,是的,財務工作就是需要謹慎嚴謹,就像《京瓷會計學》說的不管是開發還是制作現場,些微的差錯就可能導致研究的失敗和不良的發生,所以對工作必須要求完美。雖然日常工作中我也一直在追求規范,但是要做到追求完美,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,有時也會認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,對于稍微的差錯,會理所當然的接受,也會為自己的錯誤找這樣、那樣的理由,沒有意識到核算管理基礎數字哪怕有一點錯誤,都可能導致經營判斷的失誤。在審核原始憑證、部門分析資料時對于不明確的地方,也沒有深入分析,數字間的矛盾或不對頭的數字不敏感,這些都是我沒有做到的。
通過學習要讓自己成為一個追求完美的會計,細節決定成敗,只有事事追求細節,追求完美,才會不斷進步,以后的做一項工作都要靜下心來,踏踏實實,不投機,不取巧,認真地完成每一項工作,充實自己,堅持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