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3年冬我的繼父出生在陜北的一個偏僻小山村,1960年7月參加工作,1966年入黨。繼父的工作生涯非??部?,幾十年來一直扎根在農村,先后在喬家洼、五七農校、欄桿堡、西溝等六七所學校任教,其中1964--1972年在郝家中焉公社喬家洼學校任教。這是一個非常偏僻落后的小山村,只有一個學校,一間土房,十二個學生,分為三個年級,而只有繼父一位老師。繼父每天備三個年級的語文、數學課,然后再輪給三個年級的孩子們上課,同時還兼教音樂和體育。整天與孩子們在一起,忙的不可開交,沒有休息時間,幾年才能回家一次。雖然條件十分艱苦,但是他一干就是整整八年,這八年來繼父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,他自己種過地、掏過炭,打過材,自己擔水做飯洗衣,就連縫補衣服織毛衣都學會了。直到1972年秋天教育局派繼父去綏德進修,他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孩子們,離開了一校一師的學校。
繼父從一名偏僻的山村小學任教開始,通過他不斷的努力學習進步,逐漸被調入中學任教,到后來擔任中學校長職務,在教育崗位上整整60年,為鄉村教育付出了一生的心血,于2013年光榮退休。這么多年來,繼父一直堅守著聽黨話、跟黨走的堅定信念,保持著正直善良、樂觀向上的優秀品德,紅心向黨,初心不改。
雖然是繼父,但是他對我們就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,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們,不知情的朋友鄰居根本看不出來我們的真實關系。他經常教育我們要熱愛共產黨,熱愛我們的祖國,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益的人。直到現在他還時常教育提醒我們,在單位要好好工作,努力學習,尊敬領導,團結同事;在家要孝順公婆,妯娌團結,夫妻和睦,關心孩子,勤儉持家。
家是人生的第一課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我的繼父,不論是作為父親這一身份,還是作為黨員這一身份,他都始終如一是我的好老師,好榜樣?;叵胛易哌^的人生路,我是多么的幸運,成長在好時代、好家風、好環境,秉承著好好做人、努力工作、勤儉節約、正直善良的良好家風,傳承著父母崇德向善的優秀品德。同時,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在崗位上我懂得愛崗敬業、勤奮努力,在家庭中我懂得尊老愛幼、謙讓包容,努力擔起每一份責任。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,心底的家,讓人溫暖柔軟,心中的國,讓人勇敢堅定。歲月不催人自老,逐漸衰老的是人的身體,能經受住歲月磨礪的是人的信仰和精神,我的繼父正是這樣。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感是我終身的財富,我要把繼父對黨無限忠誠、滿懷深情的信念傳承下去,把自己的崗位責任履行好,跟黨一輩子、愛黨一輩子。最后祝愿我的繼父和母親及天下所有的父親母親健康長壽,祝愿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,祝愿祖國繁榮昌盛!